網頁標題被 Google 搜尋引擎改寫的十個原因
最近網路行銷圈討論「Google 搜尋引擎會改寫原本網頁標題」的問題。而知名數位行銷網站 Moz 在2021年8月底分析了 50000 個網頁,整理出 Google 搜尋引擎改寫標題的十個原因,提供給各位參考。
最近網路行銷圈討論「Google 搜尋引擎會改寫原本網頁標題」的問題。而知名數位行銷網站 Moz 在2021年8月底分析了 50000 個網頁,整理出 Google 搜尋引擎改寫標題的十個原因,提供給各位參考。
所有的「限制」都有其原因,理解面對的市場環境與使用者,找出限制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在「限制」與「方便」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規劃出對於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都能達到滿意的服務。
這兩天,自經區的議題持續延燒,前台北市長落選人連勝文(對了你不選總統嗎)跳出來聲援,他說:洗產地不是可以凸顯「MIT」比「MIC」更高級嗎?意思是指,如果廉價的中國產品,透過洗產地的方式,能夠產生更高的銷售價格,不就更凸顯「台灣製造」品牌價值的珍貴?但是,品牌價值是如此廉價可以被消費的嗎?
當政府的宣傳「網紅」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會感到有點無所適從。只是在這種現象的背後,我們必須更認真看待政府在媒體行銷效應的弱勢與困境,以及常談到的「自媒體經營」議題。
透過結構化資料(Microdata)標示之後,因為相對應的資訊屬性都有明確地被定義,對於搜尋引擎在索引資訊的時候就相對容易。對於搜尋引擎較為友善,提升排名的有利因素也會增加。
2019/01/22 發生了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在演藝工會的尾牙宴被資深藝人打了一巴掌的事。這個事件有許多政治社運圈的朋友義憤填膺。而某朋友打開某媒體的粉專看了新聞底下出現不少打得好的留言覺得失望,認為這是真正台灣社會大眾的心聲。但其實我的推論是:真正所謂的「台灣社會大眾」其實可能對這件事情是無感,甚至是不知道的。
在規劃網站健診這個服務之前,我曾經想過,究竟是只要著重網站本身的問題,還是更廣泛的針對品牌本身的營運結構提供建議?最終我仍然覺得,若只單純談論網站本身的問題,而忽略掉對於受眾到底「為何而來」「如何使用」「是否滿足」等問題不進行思考與規劃策略,事實上仍有可能就算網站本身體質調整好,也沒辦法為品牌帶來更多轉換成效。
問題背後的問題是:誰負責教這位17歲的媽媽如何扶養小孩?又有誰負責教育她,當她在15歲時,如何面對一個新生命?又有誰應該負責告訴她,她在還沒準備好之前,該如何保護自己,勇敢對於不安全的性行為說「不」?如果我們永遠不去面對這些問題背後的問題,並且去解決它,這些問題只會一再發生,不是嗎?
一群同業朋友熱烈的在討論2019年高雄愛河燈會的網站,回到家看了一下(其實也只有一頁沒得看太多),姑且不論主觀的美感部分,快速點出幾個問題。包含網站宣告為 HTML5 ,但是原始碼大多是 HTML4 結構。使用 table 切版與排版,以及網址沒有 SSL 加密,網站會有安全性問題….還有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