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己想像的那種人」的價值。

今天很難過的,又看到了新聞說有某藝人經營的店拒絕聘雇同志,據新聞轉載該藝人的說法以:「為了保護作為人的價值,我反對多元成家…」為理由,拒絕聘雇同志,剝奪了同志朋友求職的權力。同時今天也看到了,有朋友在抱怨說:「為什麼我想成為一個廢人,卻被完全否定,要接受他人甚至家人的指指點點?」


相關新聞報導

姑且不論前面提到的拒絕聘僱同志新聞已經造成觸法(連結有說明)的問題,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的確看到有許多類似的狀況。

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己想像的那種人」的價值。 | KEN studio

認為自己是同志、是厭世代、是廢世代、是宅、是不婚族、是疏離於社會的人…之類的「自我認同」,不用說被社會「肯定」了,甚至會被當作是社會的負擔,是一種病,是不該存在這個社會中的。否定這些「自我認同」的人認為,生在這個世界,你就是必須正向、積極、往前看、努力,你必須活得符合這個世界「普世價值」的想像,否則你就是個「有問題的人」,必須被治療、被改變。

我個人的認知是,每個人都有成為「自己想像的那種人」的價值。

只要不傷害剝奪他人的生命與自由,每個人都應該活得像自己想像的樣子,不該因為任何人認為「你不該是這個樣子」而被強制改變,剝奪自我的意志與生活模式。在針對這些「跟你不一樣的人」進行各種言語或者行為上的攻擊時,其實你已經否認了對方「身為一個人的價值」。

 

事實上,我們不管面對任何人,都應該先以「身為一個人的價值」來看待他的角色。並且進而體會、理解他的行為或者思考。而這點卻是社會大眾在面對某些人事物時常常忽略的。而這時候,就會看到許多歧視的言論,甚至是直接剝奪其權力或者傷害其權益甚至身心的行為出現。回頭來看,這樣的「普世價值」其實無法包容可能與我們不同的個體。

人生於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
你有何權力否決掉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價值?

最近這兩年,「同婚」議題吵得沸沸揚揚,我們也看到某些「堅守傳統」「堅信宗教理念」的人,企圖以「普世價值」不斷地跳出來透過各種方式攻擊同志。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否認他人生活模式的媒體報導或者文章,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正面積極,要活得像他人所想像的樣子。姑且不論這也的確是因為世代不同而產生的思想差異,但仍然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權成為「自己想像的那種人」,這種權力,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干涉的。

我們可以是自己想像的那種人,我們可以活得像自己,而不是他人想像的那個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