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網站有做 SEO,那有做結構化資料(Microdata)嗎?由於品牌在數位環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品牌內容經營者每天除了要為了透過各種管道吸引潛在使用者而傷透腦筋外,更要思考品牌內容要如何做才能提升自然流量,創造高成效的轉換。
但是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與我們在線上競爭的同質性品牌實在太多,除了透過產品差異性提升品牌價值與知名度外,到底還能做些什麼?此時,若能透過結構化資料(Microdata),讓搜尋引擎能夠透過結構化資料更精準認識你的品牌內容,對於提升搜尋排名以及使用者體驗都會有相當的幫助。
結構化資料(Microdata)的呈現方式
結構化資料(Microdata)的規範是由 Google、yahoo、Microsoft 與 Yandex 所共同制定的資料規範。是為了讓搜尋引擎爬取資料時,能夠更明確定義內容,以及在搜尋結果中對應出相對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制定的規範。
所有的定義資料與撰寫方式教學,在 schema.org 的網站都可以查到。當然,這個網站也有中文翻譯,但是似乎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了,建議可以的話還是看英文網站資訊內容比較完整。
結構化資料(Microdata)如何呈現?以下圖來說,我們有時在搜尋特定內容時,在搜尋結果中看到標題、摘要與連結網址外,同時會看到搜尋結果中出現評分與評論數的資訊,這類型的資訊就是由結構化資料所呈現出的結果。
結構化資料(Microdata)做與不做的差別?
當然,阿肯相信會有人說:「結構化資料(Microdata)做與不做應該都沒差吧?反正對於使用者來說,都看得懂啊。」當然,這樣說是沒錯,但是我們下面兩張圖來做個比較,你就會知道結構化資料做與不做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以上圖的例子來說,我們還沒透過之前,我們能看到並理解這段 HTML 所呈現的資訊,敘述著:「這是一部電影,名字叫做 Avatar,導演是 James Cameron,生日是1954年8月16日。這是一部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戲院的連結是…」等資訊。
但是,對於搜尋引擎來說,恐怕會在一開始看到這些資訊時突然間黑人問號。
舉例來說,雖然同樣名稱是「Avatar」,但是有可能定義的是「小說的名字」,也有可能是「遊戲的名字」,在 HTML 當中並沒辦法明確定義這段資訊所代表的是什麼,純粹就是一段文字標題。也因此,搜尋引擎必須透過爬取更多頁面資訊與分析後,才能判斷這個標題與內文所代表的意義為何。
這時,對於關鍵字搜尋的排名結果以及使用者體驗來說,就會相對有影響。畢竟如果對於搜尋引擎爬取、分析與判斷資訊上能夠主動提供準確的資訊類型,對於搜尋引擎較為友善,提升排名的有利因素也會增加。
那麼,我們來看看加上結構化資料後的結果吧,如上圖。
在這邊我們看到在 HTML 的區塊中,紅色的部分就是有加上結構化資料的部分。在內容主要區塊中,我們透過以下的三種屬性標籤來定義內容資訊。包含:
- itemscope:標記內容資料的範圍區塊。
- itemtype:標記內容資料的類別屬性,以這頁的資料來說,標記的就是說這個區塊的內容是屬於一部電影(Movie)的資訊 。
- itemprop:標記內容段落的資訊屬性,例如 name、genre、director …等等。
所以,我們發覺原本的 HTML 內容透過結構化資料(Microdata)標示之後,因為相對應的類別屬性與文字段落屬性都有明確地被定義,對於搜尋引擎在索引資訊的時候就相對容易。也就是說,結構化資料讓搜尋引擎一看知道,我們在描述的是一部電影的資訊。
更詳細的撰寫方式,可以參考 schema.org 的教學文件介紹,很容易懂。
寫在結構化資料(Microdata)介紹之後
對於搜尋引擎來說,每天都有天文數字般的新舊頁面需要爬取、索引與分類,品牌內容經營者若能夠透過結構化資料(Microdata)更完善內容的分類與屬性,以及其他明確提供給搜尋使用者的有用資訊,對於自然搜尋成效與關鍵字排名的提升都會有好的影響。
但是這邊也要提醒一點,並不是只要做了結構化資料(Microdata)就可以提升排名喔!若要頁面的結構化資料能夠出現在搜尋結果中,除了網站必須要有一定的頁面收錄數,排名與權重也是結構化資料是否會出現在搜尋結果頁的主要依據。
但是,品牌內容經營者多花點功夫跟搜尋引擎打好交道,當然是會有好處的啦,你說是嗎?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