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體驗的規劃步驟 – 以開一家餐飲店舉例

萬事萬物都可以用使用者體驗的思維去思考。
為什麼?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我們每天都脫離不了使用者體驗。

使用者體驗的規劃步驟 - 我們就用開餐飲店的方式舉例吧!

我們很簡單的以開一家餐飲店來舉例好了。
你現在想開一家餐飲店,在一開始在策略面上,你要思考與分析的是:

  • 我要開什麼樣的店?我擅長的是中餐?西餐?日本料理還是其它?
  • 我手上有多少開店的預算?初期營運的現金流是否過得去?能撐多久?
  • 要開在哪個地方?是百貨鬧區?還是商業辦公大樓?又或者是住宅區?
  • 該區域的目標客群是誰?他們的收入如何?用餐習慣(比如說何時是用餐尖峰時間、平均用餐時間…等)以及選擇店家的依據是什麼?
  • 在我要開店的區域,是否有跟我相同類型的店家?他們怎麼攬客與銷售的?跟我的異同點又有哪些?
  • 根據這些異同點,我能夠提供給潛在客人的服務特點,又有哪些?有沒有足夠吸引目標客群的誘因?
  • 目標客群是從哪些方式與地方得知該生活 / 工作環境餐飲店家的資訊?
  • 我應該要透過哪些管道連結目標的客群?我適合操作這些管道的行銷嗎?
  • … 其他可能需要想到的事。

簡單地列了幾條,其實應該要想的還更多。而這些都是在一開始規劃使用者體驗策略的時候會思考的面向。我在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框架大致如下:

  • 我能提供的核心服務是什麼?我的成本有哪些?資源又有哪些?
  • 我的目的是什麼?
  • 目標使用者是誰?使用者輪廓是怎樣的?
  • 我的核心服務競爭者是誰?他們怎麼做?
  • 我跟競爭者的異同點(特點)又是什麼?足夠吸引目標使用者嗎?
  • 使用者從哪裡知道我?如何跟我連結?
  • 我要用什麼方式來透過我的核心服務滿足使用者?

有了這些策略之後,你才能夠接下來思考範圍、架構、骨架以及樣式。

至於這些資訊該如何進行調查、分析,並且盤點與排序重要性先後順序?

事實上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工具與方法論來進行,比如說問卷調查、網路聲量數據分析、透過搜尋引擎分析,又再透過卡片分類法、使用者關係圖或者核心路徑模型分析資訊….等等。方法很多,但是因為每個團隊或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阿肯在文章中就不再詳述。

使用者體驗研究中分析資訊常用的「卡片分類法」


(圖片引用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rosenfeldmedia/2125811898)

阿肯的寫作習慣蠻差的,很難有耐心一口氣寫完一篇文,接下來我還會再以開餐飲店的方向來舉例描述使用者體驗規劃的步驟。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持續關注「 KEN studio – 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FB 粉絲專頁與網站。

返回頂端